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政干部的学校。学员既有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也有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献身革命的知识青年。
1937年11月,为激励学员努力学习,肩负起抗日救国的责任,毛泽东同志让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人
凯丰为抗大谱写一首新的校歌,以取代原来的《红大校歌》。凯丰和
吕骥于1937年为抗大写的这首校歌具有独特的
音乐风格。全曲既有一般青年歌曲活泼、富有朝气的特点,又有
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和不断前进的气势。它形象地表现了抗大青年蓬勃的青春活力和豪迈的革命气概。随着抗大毕业生的足迹,这首歌在
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并成为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为后人传唱。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政干部的学校。学员既有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也有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献身革命的知识青年。<br/>1937年11月,为激励学员努力学习,肩负起抗日救国的责任,毛泽东同志让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人<a href="./?mention=凯丰">凯丰</a>为抗大谱写一首新的校歌,以取代原来的《红大校歌》。凯丰和<a href="./?mention=吕骥">吕骥</a>于1937年为抗大写的这首校歌具有独特的<a href="./?mention=音乐风格">音乐风格</a>。全曲既有一般青年歌曲活泼、富有朝气的特点,又有<a href="./?mention=进行曲">进行曲</a>铿锵有力的节奏和不断前进的气势。它形象地表现了抗大青年蓬勃的青春活力和豪迈的革命气概。随着抗大毕业生的足迹,这首歌在<a href="./?mention=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a>广泛流传,并成为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为后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