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
唐朝第十六位
皇帝(除
武则天和殇帝
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
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
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
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
会昌六年(846年),
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
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
贞观政要》。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
宦官,将死于
甘露之变中除
郑注、
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击败
吐蕃、收复
河湟,安定
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
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李忱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
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
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
长生药中毒,于
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
谥号圣武献文孝
皇帝,
庙号宣宗,葬于
贞陵。后加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
皇帝。
李忱工诗,《
全唐诗》录有其诗六首。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a href="./?mention=唐朝">唐朝</a>第十六位<a href="./?mention=皇帝">皇帝</a>(除<a href="./?mention=武则天">武则天</a>和殇帝<a href="./?mention=李重茂">李重茂</a>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a href="./?mention=李纯">李纯</a>第十三子,唐穆宗<a href="./?mention=李恒">李恒</a>异母弟。初名李怡,<a href="./?mention=长庆">长庆</a>元年(821年),封光王。<br/><a href="./?mention=会昌">会昌</a>六年(846年),<a href="./?mention=唐武宗">唐武宗</a>死后,李忱为宦官<a href="./?mention=马元贽">马元贽</a>等拥立,登基为帝。<br/>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a href="./?mention=贞观政要">贞观政要</a>》。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a href="./?mention=宦官">宦官</a>,将死于<a href="./?mention=甘露之变">甘露之变</a>中除<a href="./?mention=郑注">郑注</a>、<a href="./?mention=李训">李训</a>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击败<a href="./?mention=吐蕃">吐蕃</a>、收复<a href="./?mention=河湟">河湟</a>,安定<a href="./?mention=塞北">塞北</a>、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a href="./?mention=安史之乱">安史之乱</a>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李忱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a href="./?mention=大中之治">大中之治</a>”。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a href="./?mention=思咏">思咏</a>他,称其为“小太宗”。<br/>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a href="./?mention=长生药">长生药</a>中毒,于<a href="./?mention=大明宫">大明宫</a>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a href="./?mention=谥号">谥号</a>圣武献文孝<a href="./?mention=皇帝">皇帝</a>,<a href="./?mention=庙号">庙号</a>宣宗,葬于<a href="./?mention=贞陵">贞陵</a>。后加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a href="./?mention=皇帝">皇帝</a>。<br/>李忱工诗,《<a href="./?mention=全唐诗">全唐诗</a>》录有其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