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源(1886年—1959年),山西
五台人,字星如,号革非。
1907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学习。参加了
辛亥革命。1914年毕业于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后在阎锡山部任团长、旅长、师长,晋绥陆军训练总监、军长兼第三集团军右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参加了
北伐战争。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三集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
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第三十四军军长兼山西清乡督办。1932年兼任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2月授陆军二级上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9月率部参加平型关会战,任总指挥。与八路军
一一五师共同作战,取得
平型关大捷。后又率第六集团军参加
忻口会战。1939年升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六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任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4月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
杨爱源(1886年—1959年),山西<a href="./?mention=五台">五台</a>人,字星如,号革非。<br/>1907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学习。参加了<a href="./?mention=辛亥革命">辛亥革命</a>。1914年毕业于<a href="./?mention=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a>第一期,后在阎锡山部任团长、旅长、师长,晋绥陆军训练总监、军长兼第三集团军右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参加了<a href="./?mention=北伐战争">北伐战争</a>。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三集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a href="./?mention=察哈尔省">察哈尔省</a>政府主席,第三十四军军长兼山西清乡督办。1932年兼任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2月授陆军二级上将。<a href="./?mention=抗日战争">抗日战争</a>爆发后,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9月率部参加平型关会战,任总指挥。与八路军<a href="./?mention=一一五师">一一五师</a>共同作战,取得<a href="./?mention=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a>。后又率第六集团军参加<a href="./?mention=忻口会战">忻口会战</a>。1939年升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六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任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4月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