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是分布于中国
长江中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因
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
洞庭湖北岸,北达
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
据
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大溪文化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
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
地区性文化遗存。
大溪文化是分布于中国<a href="./?mention=长江">长江</a>中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因<a href="./?mention=重庆市">重庆市</a><a href="./?mention=巫山县">巫山县</a><a href="./?mention=大溪遗址">大溪遗址</a>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a href="./?mention=洞庭湖">洞庭湖</a>北岸,北达<a href="./?mention=汉水">汉水</a>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br/>据<a href="./?mention=放射性碳素断代">放射性碳素断代</a>并经校正的年代,大溪文化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a href="./?mention=红陶">红陶</a>为主并含彩陶的<a href="./?mention=地区性">地区性</a>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