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隶属于晋系军阀,又称晋军、阎军。是中华民国时期主要活动在山西、绥远以及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其领袖人物为
阎锡山、
商震、
徐永昌、
傅作义、
楚溪春、
孙楚等。
晋绥军的前身是清末山西新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民国十七年(1928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晋军归太原
绥靖公署统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七七事变后,晋军归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统辖。抗战胜利后,晋军仍由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949年4月,晋军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全军覆没。
晋绥军萌芽于
辛亥革命,发轫北洋时期,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前达到顶峰。
中原大战冯阎失利后,晋绥军实力、地位大幅度下降,但仍然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建制,直至1949年
解放战争晋绥军大部被歼灭,傅作义参与北京和平解放。晋绥军是民国期间生存时间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军之一,一度占有晋绥冀察四省区和平津等北方六省区市。
概述图出处:
晋绥军,隶属于晋系军阀,又称晋军、阎军。是中华民国时期主要活动在山西、绥远以及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其领袖人物为<a href="./?mention=阎锡山">阎锡山</a>、<a href="./?mention=商震">商震</a>、<a href="./?mention=徐永昌">徐永昌</a>、<a href="./?mention=傅作义">傅作义</a>、<a href="./?mention=楚溪春">楚溪春</a>、<a href="./?mention=孙楚">孙楚</a>等。<br/>晋绥军的前身是清末山西新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民国十七年(1928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晋军归太原<a href="./?mention=绥靖公署">绥靖公署</a>统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a href="./?mention=七七事变">七七事变</a>后,晋军归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统辖。抗战胜利后,晋军仍由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949年4月,晋军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全军覆没。<br/>晋绥军萌芽于<a href="./?mention=辛亥革命">辛亥革命</a>,发轫北洋时期,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前达到顶峰。<a href="./?mention=中原大战">中原大战</a>冯阎失利后,晋绥军实力、地位大幅度下降,但仍然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建制,直至1949年<a href="./?mention=解放战争">解放战争</a>晋绥军大部被歼灭,傅作义参与北京和平解放。晋绥军是民国期间生存时间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军之一,一度占有晋绥冀察四省区和平津等北方六省区市。<br/>概述图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