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57]—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今安徽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a href="./?mention=教育家">教育家</a>、<a href="./?mention=翻译家">翻译家</a>。<br/>民国十一年(1922年)毕业于<a href="./?mention=香港大学">香港大学</a>文学院。民国十四年(1925年)留学英国<a href="./?mention=爱丁堡大学">爱丁堡大学</a>,致力于<a href="./?mention=文学">文学</a>、<a href="./?mention=心理学">心理学</a>与<a href="./?mention=哲学">哲学</a>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a href="./?mention=斯特拉斯堡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a>获哲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回国后,历任<a href="./?mention=北京大学">北京大学</a>、<a href="./?mention=四川大学">四川大学</a>、<a href="./?mention=武汉大学">武汉大学</a>教授。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a href="./?mention=美学">美学</a>与<a href="./?mention=西方文学">西方文学</a>。1986年3月6日,朱光潜逝世。朱光潜是<a href="./?mention=北京大学">北京大学</a>一级教授、<a href="./?mention=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a>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a href="./?mention=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a>常务理事。<br/>朱光潜主要编著有《<a href="./?mention=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a>》《<a href="./?mention=悲剧心理学">悲剧心理学</a>》《<a href="./?mention=谈美">谈美</a>》《<a href="./?mention=诗论">诗论</a>》《<a href="./?mention=谈文学">谈文学</a>》《克罗齐哲学述评》《<a href="./?mention=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a>》《<a href="./?mention=美学批判论文集">美学批判论文集</a>》《<a href="./?mention=谈美书简">谈美书简</a>》《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a href="./?mention=歌德谈话录">歌德谈话录</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a href="./?mention=拉奥孔">拉奥孔</a>》、<a href="./?mention=黑格尔">黑格尔</a>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br/>概述图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