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强化运动是指在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
华北、
华中地区推行的巩固占领的政策。1941年1月,
日军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将
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非治安区”。在治安区加强中国人组织力量,以中国人警察力量承担治安工作;对准治安区进行“
蚕食”,制造无人区,使其逐步变成治安区;对非治安区,则以军事“扫荡”为主,实行“
三光政策”及囚笼政策。 目标是由1941年3月起,3年内把“治安区”,从一成(10%)增加至七成(70%)。
治安强化运动是指在<a href="./?mention=中国">中国</a><a href="./?mention=抗日战争">抗日战争</a>期间,日军对<a href="./?mention=华北">华北</a>、<a href="./?mention=华中">华中</a>地区推行的巩固占领的政策。1941年1月,<a href="./?mention=日军">日军</a>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将<a href="./?mention=华北">华北</a>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非治安区”。在治安区加强中国人组织力量,以中国人警察力量承担治安工作;对准治安区进行“<a href="./?mention=蚕食">蚕食</a>”,制造无人区,使其逐步变成治安区;对非治安区,则以军事“扫荡”为主,实行“<a href="./?mention=三光政策">三光政策</a>”及囚笼政策。 目标是由1941年3月起,3年内把“治安区”,从一成(10%)增加至七成(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