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
Ordovician,符号O),
地质年代名称,是
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原始的
脊椎动物出现),开始于距今488个地质单位之前(4.8亿年前)~444个地质单位之前(4.4亿年前),延续了4200万年。在奥陶纪与
志留纪之间隔着一起大规模物种大灭绝——
伽马射线暴。在此次物种大灭绝中,60%的物种灭绝,主要灭绝动物有:圆月形镰虫、彗星虫、原始生物。奥陶纪开始于
同位素年龄485.4±1.9Ma(Million Anniversary,百万年),结束于443.4±1.5Ma。
奥陶纪在
地质学上,是
古生代中4.85亿年~4.43亿年前这段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期——奥陶纪早期(早奥陶世,4.85亿年~4.70亿年前),奥陶纪中期(中奥陶世,4.70亿年~4.58亿年前)和奥陶纪晚期(晚奥陶世,4.58亿年~4.43亿年前)。
奥陶纪是历史上
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分布有
海相地层。在板块内部的
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
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
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
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
非洲(特别是
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
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
西班牙和
法国南部等地。
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a href="./?mention=Ordovician">Ordovician</a>,符号O),<a href="./?mention=地质年代">地质年代</a>名称,是<a href="./?mention=古生代">古生代</a>的第二个纪(原始的<a href="./?mention=脊椎动物">脊椎动物</a>出现),开始于距今488个地质单位之前(4.8亿年前)~444个地质单位之前(4.4亿年前),延续了4200万年。在奥陶纪与<a href="./?mention=志留纪">志留纪</a>之间隔着一起大规模物种大灭绝——<a href="./?mention=伽马射线暴">伽马射线暴</a>。在此次物种大灭绝中,60%的物种灭绝,主要灭绝动物有:圆月形镰虫、彗星虫、原始生物。奥陶纪开始于<a href="./?mention=同位素年龄">同位素年龄</a>485.4±1.9Ma(Million Anniversary,百万年),结束于443.4±1.5Ma。<br/>奥陶纪在<a href="./?mention=地质学">地质学</a>上,是<a href="./?mention=古生代">古生代</a>中4.85亿年~4.43亿年前这段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期——奥陶纪早期(早奥陶世,4.85亿年~4.70亿年前),奥陶纪中期(中奥陶世,4.70亿年~4.58亿年前)和奥陶纪晚期(晚奥陶世,4.58亿年~4.43亿年前)。<br/>奥陶纪是历史上<a href="./?mention=海侵">海侵</a>最广泛的时期之一,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分布有<a href="./?mention=海相">海相</a>地层。在板块内部的<a href="./?mention=地台">地台</a>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a href="./?mention=碳酸盐岩">碳酸盐岩</a>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a href="./?mention=地槽区">地槽区</a>,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a href="./?mention=火山">火山</a>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a href="./?mention=非洲">非洲</a>(特别是<a href="./?mention=北非">北非</a>)、南美的阿根廷和<a href="./?mention=玻利维亚">玻利维亚</a>以及欧洲的<a href="./?mention=西班牙">西班牙</a>和<a href="./?mention=法国">法国</a>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