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德文医学堂创建于1907年,创建人为
德国海军随舰医生
埃里希·宝隆。1908年更名为
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迁离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改由华人接办,先后更名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升格为同济大学。1927年更名为
国立同济大学,1950年定名为
同济大学。
1951年原同济大学医学院由上海迁至
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
武汉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
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华中理工大学等校合并组建
华中科技大学,定名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17年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和校产被
上海法租界当局没收。1918年中法两国政府开始协商在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共同办校。1920年改建为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后历经中法国立工学院、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上海机械制造学校、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1996年与
华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
上海理工大学,原址成为
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
上海<a href="./?mention=德文医学堂">德文医学堂</a>创建于1907年,创建人为<a href="./?mention=德国">德国</a>海军随舰医生<a href="./?mention=埃里希·宝隆">埃里希·宝隆</a>。1908年更名为<a href="./?mention=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德文医学堂</a>。1912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迁离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改由华人接办,先后更名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升格为同济大学。1927年更名为<a href="./?mention=国立同济大学">国立同济大学</a>,1950年定名为<a href="./?mention=同济大学">同济大学</a>。<br/>1951年原同济大学医学院由上海迁至<a href="./?mention=武汉">武汉</a>,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a href="./?mention=武汉医学院">武汉医学院</a>。1985年改名为”<a href="./?mention=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a>“。2000年与华中理工大学等校合并组建<a href="./?mention=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a>,定名为<a href="./?mention=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a>。<br/>1917年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和校产被<a href="./?mention=上海法租界">上海法租界</a>当局没收。1918年中法两国政府开始协商在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共同办校。1920年改建为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后历经中法国立工学院、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上海机械制造学校、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1996年与<a href="./?mention=华东工业大学">华东工业大学</a>合并组建<a href="./?mention=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a>,原址成为<a href="./?mention=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