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位于
凤翔县城东南隅,古称“饮凤池”。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苏轼有诗云:“闻音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著名文学家
苏轼任
凤翔府签书
判官,
嘉佑七年(1062),于政务之暇,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引城西北
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作游之所,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延用至今。
东湖距今已有940余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占地约20公顷,其中水面12公顷,有古建筑30多处。苏轼在修凤翔东湖20年后,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两湖南北遥望,因而东湖与西湖被称为“姊妹湖”。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东湖,位于<a href="./?mention=凤翔">凤翔</a>县城东南隅,古称“饮凤池”。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苏轼有诗云:“闻音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著名文学家<a href="./?mention=苏轼">苏轼</a>任<a href="./?mention=凤翔府">凤翔府</a>签书<a href="./?mention=判官">判官</a>,<a href="./?mention=嘉佑">嘉佑</a>七年(1062),于政务之暇,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引城西北<a href="./?mention=凤凰泉">凤凰泉</a>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作游之所,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延用至今。<br/>东湖距今已有940余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占地约20公顷,其中水面12公顷,有古建筑30多处。苏轼在修凤翔东湖20年后,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两湖南北遥望,因而东湖与西湖被称为“姊妹湖”。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