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英语: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6月1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
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
梁思成、
林徽因、
李宗津、
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
张仃、
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
1991年3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英语:National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是<a href="./?men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a>主权的象征和标志。<b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a href="./?mention=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a>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br/>1950年6月18日,<a href="./?mention=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a href="./?mention=毛泽东">毛泽东</a>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b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a href="./?mention=梁思成">梁思成</a>、<a href="./?mention=林徽因">林徽因</a>、<a href="./?mention=李宗津">李宗津</a>、<a href="./?mention=莫宗江">莫宗江</a>、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a href="./?mention=张仃">张仃</a>、<a href="./?mention=张光宇">张光宇</a>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br/>1991年3月2日,<a href="./?men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a href="./?men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a>》,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