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字和甫,
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族孙,都统佛标之子。
乾隆九年(1731年)被授为
军机处章京。历任
兵部郎中、
内阁学士、盛京
刑部侍郎、刑部右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镶红旗护军统领。乾隆十三年(1748年),兆惠兼领
户部侍郎之职。亲自赴
金川清军军营督办粮运。乾隆十八年(1753年),兆惠赴西藏办理筹防
准噶尔事宜。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出兵平定准噶尔时,兆惠受命协理北路军务并总理粮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授定边右副将军,筹办
伊犁善后事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率师至乌鲁木齐,以功封一等武毅伯。
阿睦尔撒纳叛乱之后,兆惠配合北路军肃清准部的叛乱势力。同年十二月,授定边将军。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伊犁率师往天山南路平定
大小和卓之乱,连克南疆诸城,叛乱乃告平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谥文襄。
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字和甫,<a href="./?mention=乾隆">乾隆</a>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族孙,都统佛标之子。<br/>乾隆九年(1731年)被授为<a href="./?mention=军机处">军机处</a><a href="./?mention=章京">章京</a>。历任<a href="./?mention=兵部">兵部</a><a href="./?mention=郎中">郎中</a>、<a href="./?mention=内阁学士">内阁学士</a>、盛京<a href="./?mention=刑部">刑部</a><a href="./?mention=侍郎">侍郎</a>、刑部右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a href="./?mention=镶红旗">镶红旗</a>护军统领。乾隆十三年(1748年),兆惠兼领<a href="./?mention=户部侍郎">户部侍郎</a>之职。亲自赴<a href="./?mention=金川">金川</a>清军军营督办粮运。乾隆十八年(1753年),兆惠赴西藏办理筹防<a href="./?mention=准噶尔">准噶尔</a>事宜。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出兵平定准噶尔时,兆惠受命协理北路军务并总理粮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授定边右副将军,筹办<a href="./?mention=伊犁">伊犁</a>善后事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率师至乌鲁木齐,以功封一等武毅伯。<a href="./?mention=阿睦尔撒纳">阿睦尔撒纳</a>叛乱之后,兆惠配合北路军肃清准部的叛乱势力。同年十二月,授定边将军。<br/>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伊犁率师往天山南路平定<a href="./?mention=大小和卓之乱">大小和卓之乱</a>,连克南疆诸城,叛乱乃告平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谥文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