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407年-453年),小字车儿,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96]。
博涉经史,善于隶书,深沉有谋略,体弱多病,好猜忌。永初元年(420年),册封宜都王。刘裕病逝后,宋少帝刘义符即位,不亲政事,游逸无度。景平二年(424年)五月,辅政大臣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废黜刘义符,迎立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年号元嘉。元嘉三年(426年),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政由己出。元嘉六年(429年),因病,任命彭城王刘义康执政。刘义康专总朝权,势倾天下,危及刘义隆的权位。元嘉十七年(440年),诛杀领军将军刘湛等,外放刘义康为江州刺史,随后废杀。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举南征,攻克悬瓠(今河南汝南县)、项城(今河南沈丘县),直趋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区瓜埠),在宋军抵抗下撤退。元嘉三十年(453年),为太子刘劭所弑杀,在位三十年,安葬于长宁陵,庙号太祖,谥号为文。
在文治上,征召雷次宗在鸡笼山开设“儒学馆”讲学,与玄、文、史三学合为“四学”。军事上,继续北伐,乘北魏与柔然交战之际征讨河南。[97]因其政治清明,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恢复、民生安定的政治局面,成为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98]
刘义隆(407年-453年),小字车儿,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96]。<br/>博涉经史,善于隶书,深沉有谋略,体弱多病,好猜忌。永初元年(420年),册封宜都王。刘裕病逝后,宋少帝刘义符即位,不亲政事,游逸无度。景平二年(424年)五月,辅政大臣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废黜刘义符,迎立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年号元嘉。元嘉三年(426年),诛杀徐羡之、傅亮、谢晦,政由己出。元嘉六年(429年),因病,任命彭城王刘义康执政。刘义康专总朝权,势倾天下,危及刘义隆的权位。元嘉十七年(440年),诛杀领军将军刘湛等,外放刘义康为江州刺史,随后废杀。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举南征,攻克悬瓠(今河南汝南县)、项城(今河南沈丘县),直趋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区瓜埠),在宋军抵抗下撤退。元嘉三十年(453年),为太子刘劭所弑杀,在位三十年,安葬于长宁陵,庙号太祖,谥号为文。<br/>在文治上,征召雷次宗在鸡笼山开设“儒学馆”讲学,与玄、文、史三学合为“四学”。军事上,继续北伐,乘北魏与柔然交战之际征讨河南。[97]因其政治清明,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恢复、民生安定的政治局面,成为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