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 ,生于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汉章帝
刘炟曾孙,河间孝王
刘开之孙,
蠡吾侯
刘翼之子,母
匽明 ,翼卒,袭爵为侯。146~167年在位,东汉第十位皇帝。永康元年(167)卒,葬于宣陵(今
河南省
洛阳市东南),庙号:威宗;谥号:桓帝。
本初元年(146),质帝崩,梁太后使兄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以功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为列侯。自此,朝政转入宦官之手。由于宦官肆虐,残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满。延熹九年,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200余人被捕,形成第一次党锢之祸。由于国家财政匮乏,遂公开卖官鬻爵,政治愈加腐败。桓宗本人爱好佛事,荒淫游乐无度,宫女多达五六千人。
<a href="./?mention=汉桓帝">汉桓帝</a>刘志(132年—167年),字意 ,生于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汉章帝<a href="./?mention=刘炟">刘炟</a>曾孙,河间孝王<a href="./?mention=刘开">刘开</a>之孙,<a href="./?mention=蠡吾">蠡吾</a>侯<a href="./?mention=刘翼">刘翼</a>之子,母<a href="./?mention=匽明">匽明</a> ,翼卒,袭爵为侯。146~167年在位,东汉第十位皇帝。永康元年(167)卒,葬于宣陵(今<a href="./?mention=河南">河南</a>省<a href="./?mention=洛阳">洛阳</a>市东南),庙号:威宗;谥号:桓帝。<br/>本初元年(146),质帝崩,梁太后使兄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159),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以功封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为列侯。自此,朝政转入宦官之手。由于宦官肆虐,残害百姓,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满。延熹九年,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200余人被捕,形成第一次党锢之祸。由于国家财政匮乏,遂公开卖官鬻爵,政治愈加腐败。桓宗本人爱好佛事,荒淫游乐无度,宫女多达五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