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男,名鸿眷,字企孙,上海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积极创办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并与竺可桢先生一起创办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1918年(民国七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
清华大学),1920年(民国九年)6月获
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民国十二年)6月获美国
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为
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7年1月13日辞世,终年79岁。
叶企孙毕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在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磁学,早年和W.杜安、H·H.帕尔默合作测定普朗克常数h的值,开创高压磁化的正确方法,把压强从200多个大气压提高到12000大气压。创办了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
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男,名鸿眷,字企孙,上海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积极创办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并与竺可桢先生一起创办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br/>1918年(民国七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a href="./?mention=清华大学">清华大学</a>),1920年(民国九年)6月获<a href="./?mention=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a>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民国十二年)6月获美国<a href="./?mention=哈佛大学">哈佛大学</a>博士学位,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为<a href="./?mention=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a>,1955年被选聘为<a href="./?mention=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a>。1977年1月13日辞世,终年79岁。<br/>叶企孙毕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在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磁学,早年和W.杜安、H·H.帕尔默合作测定普朗克常数h的值,开创高压磁化的正确方法,把压强从200多个大气压提高到12000大气压。创办了<a href="./?mention=清华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物理系</a>、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