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
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
大禹,[113-114]亦又说是
启[112],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
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
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
姒姓部落与
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
新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时代初期。
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
偃师、登封、
新密、
禹州一带。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
阳城(今河南
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河南洛阳偃师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a href="./?mention=世袭制">世袭制</a>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a href="./?mention=大禹">大禹</a>,[113-114]亦又说是<a href="./?mention=启">启</a>[112],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br/>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a href="./?mention=启">启</a>,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a href="./?mention=家天下">家天下</a>”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a href="./?mention=姒姓">姒姓</a>部落与<a href="./?mention=夏后氏">夏后氏</a>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a href="./?mention=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a>晚期、<a href="./?mention=青铜时代">青铜时代</a>初期。<br/>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a href="./?mention=偃师">偃师</a>、登封、<a href="./?mention=新密">新密</a>、<a href="./?mention=禹州">禹州</a>一带。<br/>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a href="./?mention=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a>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a href="./?mention=阳城">阳城</a>(今河南<a href="./?mention=郑州">郑州</a><a href="./?mention=登封">登封</a><a href="./?mention=王城岗遗址">王城岗遗址</a>)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河南洛阳偃师<a href="./?mention=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a>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