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美土司,为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
土司,由田氏世袭。位于今湖北省
鹤峰县、
五峰县等地。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从建立黄沙寨
千户的元代
至大三年(1310),到容美
宣慰司改土归流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历经425年。明代时下辖
椒山玛瑙长官司、
五峰石宝长官司、
石梁下峒长官司和
水尽源通塔坪长官司,清代初期容美陆续吞并了这些小土司,并自署了一大批文武土目。其鼎盛时期辖地东与荆楚地区相接,西连巴蜀,向南经过溇水、澧水可达洞庭湖区,北与文化经济发达的江汉平原相邻,所辖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到容美土司末期,雍正皇帝仍然认为:“楚蜀各土司中,惟容美最为富强”。
容美土司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始建于明代晚期,包括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群,以及九峰桥、万人洞、情田峒,形成了规格宏大的容美土司遗址群。由于容美土司所在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溶洞众多,故而该土司通常会利用这种险要地势构建建筑以防御流寇。在大型洞穴内部建设有许多大型遗迹,正是容美土司遗址不同于其他土司遗址的最大特色。
容美土司遗迹、遗物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另外,遗址群中保存着大量壁刻、碑刻,为研究土家族文化传统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万人洞、万全洞、情田峒等洞穴文化内涵丰富,在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6年,容美土司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容美土司,为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a href="./?mention=土司">土司</a>,由田氏世袭。位于今湖北省<a href="./?mention=鹤峰县">鹤峰县</a>、<a href="./?mention=五峰县">五峰县</a>等地。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从建立黄沙寨<a href="./?mention=千户">千户</a>的元代<a href="./?mention=至大">至大</a>三年(1310),到容美<a href="./?mention=宣慰司">宣慰司</a><a href="./?mention=改土归流">改土归流</a>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历经425年。明代时下辖<a href="./?mention=椒山玛瑙长官司">椒山玛瑙长官司</a>、<a href="./?mention=五峰石宝长官司">五峰石宝长官司</a>、<a href="./?mention=石梁下峒长官司">石梁下峒长官司</a>和<a href="./?mention=水尽源通塔坪长官司">水尽源通塔坪长官司</a>,清代初期容美陆续吞并了这些小土司,并自署了一大批文武土目。其鼎盛时期辖地东与荆楚地区相接,西连巴蜀,向南经过溇水、澧水可达洞庭湖区,北与文化经济发达的江汉平原相邻,所辖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到容美土司末期,雍正皇帝仍然认为:“楚蜀各土司中,惟容美最为富强”。<br/>容美土司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始建于明代晚期,包括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群,以及九峰桥、万人洞、情田峒,形成了规格宏大的容美土司遗址群。由于容美土司所在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溶洞众多,故而该土司通常会利用这种险要地势构建建筑以防御流寇。在大型洞穴内部建设有许多大型遗迹,正是容美土司遗址不同于其他土司遗址的最大特色。<br/>容美土司遗迹、遗物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另外,遗址群中保存着大量壁刻、碑刻,为研究土家族文化传统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万人洞、万全洞、情田峒等洞穴文化内涵丰富,在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6年,容美土司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