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
颍川郡鄢陵县(今
河南省鄢陵县)人。
东晋时期名臣、
名士,丞相军谘祭酒
庾琛之子、明穆皇后
庾文君之兄。
庾亮早年被琅邪王
司马睿召为
西曹掾,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因其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且举止严肃遵礼,颇受器重。其妹
庾文君又嫁世子
司马绍(晋明帝)为妃,他与司马绍也结为
布衣之交。
王敦之乱时,以左卫将军协同平叛。
晋成帝即位后,庾太后临朝,庾亮拥有决断政事之权。他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依法断事,又杀南顿王
司马宗等宗室,因而大失人心。后执意征流民帅
苏峻入京,造成了
苏峻之乱。京师陷落后,庾亮逃奔寻阳,与江州刺史
温峤共推荆州刺史
陶侃为盟主,平定了动乱。乱事平定后,庾亮出镇豫州。陶侃死后,又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
咸康五年(339年),庾亮部署诸将,意图北伐,但遭朝臣反对。不久,重镇邾城失陷,致使北伐遇挫。庾亮忧闷成疾,终于咸康六年(340年)逝世,终年五十二岁。获赠
太尉,
谥号“文康”。
庾亮善书法,有文集二十一卷,今已佚。《
全晋文》录有其文。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a href="./?mention=颍川郡">颍川郡</a><a href="./?mention=鄢陵">鄢陵</a>县(今<a href="./?mention=河南">河南</a>省鄢陵县)人。<a href="./?mention=东晋">东晋</a>时期名臣、<a href="./?mention=名士">名士</a>,丞相军谘祭酒<a href="./?mention=庾琛">庾琛</a>之子、明穆皇后<a href="./?mention=庾文君">庾文君</a>之兄。<br/>庾亮早年被琅邪王<a href="./?mention=司马睿">司马睿</a>召为<a href="./?mention=西曹掾">西曹掾</a>,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因其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且举止严肃遵礼,颇受器重。其妹<a href="./?mention=庾文君">庾文君</a>又嫁世子<a href="./?mention=司马绍">司马绍</a>(晋明帝)为妃,他与司马绍也结为<a href="./?mention=布衣之交">布衣之交</a>。<a href="./?mention=王敦之乱">王敦之乱</a>时,以左卫将军协同平叛。<a href="./?mention=晋成帝">晋成帝</a>即位后,庾太后临朝,庾亮拥有决断政事之权。他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依法断事,又杀南顿王<a href="./?mention=司马宗">司马宗</a>等宗室,因而大失人心。后执意征流民帅<a href="./?mention=苏峻">苏峻</a>入京,造成了<a href="./?mention=苏峻之乱">苏峻之乱</a>。京师陷落后,庾亮逃奔寻阳,与江州刺史<a href="./?mention=温峤">温峤</a>共推荆州刺史<a href="./?mention=陶侃">陶侃</a>为盟主,平定了动乱。乱事平定后,庾亮出镇豫州。陶侃死后,又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br/><a href="./?mention=咸康">咸康</a>五年(339年),庾亮部署诸将,意图北伐,但遭朝臣反对。不久,重镇邾城失陷,致使北伐遇挫。庾亮忧闷成疾,终于咸康六年(340年)逝世,终年五十二岁。获赠<a href="./?mention=太尉">太尉</a>,<a href="./?mention=谥号">谥号</a>“文康”。<br/>庾亮善书法,有文集二十一卷,今已佚。《<a href="./?mention=全晋文">全晋文</a>》录有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