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枢(生卒年不详),字景峰,韩城人。清朝官员。[1]
张廷枢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曾以侍读主持江南乡试,又以内阁学士督学江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廷枢任吏部侍郎,充任经筵讲官。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升为刑部尚书,在任13年。当时,河南宜阳、阌乡知县横征暴敛,激起民变。巡抚、总兵既未上奏事因,又不平息。张廷枢前往查办,处两知县以绞刑,撤巡抚、总兵二人之职,并处斩了前任巡抚。[1]
在河南期间,亲见许多百姓为给官府运粮倾家荡产,回京述职慨陈民情,奏准改民运为粮道购运。雍正元年(1723年),被诬以徇情放纵,降级遣回原籍。雍正十一年(1733年),遭陕西巡抚诬陷被捕,卒于赴京途中。[1]
张廷枢(生卒年不详),字景峰,韩城人。清朝官员。[1]<br/>张廷枢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曾以侍读主持江南乡试,又以内阁学士督学江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廷枢任吏部侍郎,充任经筵讲官。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升为刑部尚书,在任13年。当时,河南宜阳、阌乡知县横征暴敛,激起民变。巡抚、总兵既未上奏事因,又不平息。张廷枢前往查办,处两知县以绞刑,撤巡抚、总兵二人之职,并处斩了前任巡抚。[1]<br/>在河南期间,亲见许多百姓为给官府运粮倾家荡产,回京述职慨陈民情,奏准改民运为粮道购运。雍正元年(1723年),被诬以徇情放纵,降级遣回原籍。雍正十一年(1733年),遭陕西巡抚诬陷被捕,卒于赴京途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