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隶属于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
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东与
祥云县、
南华县接壤,南与
景东县、
南涧县毗邻,西靠
巍山县,北连大理市。东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北离州府下关61公里,南距漫湾电站144公里。国土面积1523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占8.66%,总人口32.79万,下辖6镇2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弥渡县常住人口为261205人。
是
红河发源地之一和
澜沧江中游经济带的腹带,古称“
六诏咽喉”,是闻名全国的
花灯之乡和民歌之乡,花灯名曲《
弥渡山歌》、《绣荷包》、《十大姐》,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民歌《
小河淌水》出自弥渡。2010年云南省弥渡县的
弥渡民歌,入选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6。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弥渡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99亿元、增长5.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81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47亿元、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9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85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1元、增长8.2%。
弥渡县,隶属于<a href="./?mention=云南省">云南省</a><a href="./?mention=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a>,地处<a href="./?mention=云南高原">云南高原</a>西部、大理州东南部,东与<a href="./?mention=祥云县">祥云县</a>、<a href="./?mention=南华县">南华县</a>接壤,南与<a href="./?mention=景东县">景东县</a>、<a href="./?mention=南涧县">南涧县</a>毗邻,西靠<a href="./?mention=巍山县">巍山县</a>,北连大理市。东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北离州府下关61公里,南距漫湾电站144公里。国土面积1523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占8.66%,总人口32.79万,下辖6镇2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弥渡县常住人口为261205人。<br/>是<a href="./?mention=红河">红河</a>发源地之一和<a href="./?mention=澜沧江">澜沧江</a>中游经济带的腹带,古称“<a href="./?mention=六诏">六诏</a>咽喉”,是闻名全国的<a href="./?mention=花灯">花灯</a>之乡和民歌之乡,花灯名曲《<a href="./?mention=弥渡山歌">弥渡山歌</a>》、《绣荷包》、《十大姐》,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民歌《<a href="./?mention=小河淌水">小河淌水</a>》出自弥渡。2010年云南省弥渡县的<a href="./?mention=弥渡民歌">弥渡民歌</a>,入选第三批<a href="./?mention=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6。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br/>2020年,弥渡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99亿元、增长5.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81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47亿元、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9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85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81元、增长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