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隶属于
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安徽东部、
长江下游南岸,东临马鞍山市
博望区和
石臼湖,以湖中流河与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南京市
高淳区交界;西濒长江,与马鞍山市
和县隔江相望;南与
芜湖市鸠江区、芜湖市
湾沚区及
宣城市宣州区接壤;北与马鞍山市
雨山区毗连。介于东经118°21′38″—118°52′44″,北纬31°17′26″—31°36′05″之间,总面积100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当涂县下辖10个镇、1个乡,另设有3个功能区。截至2022年末,当涂县户籍人口47.46万人。
当涂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之城。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定名当涂。县城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拥有古老的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和保存完整的古护城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南朝当涂才子周兴嗣,一夜著就中国蒙学经典《千字文》。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
望天门山》等56首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
2022年,当涂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65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6.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4.1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6.8:51.3:41.9。按户籍人口计算(剔除市示范园区),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128146元(折合19052美元)。
当涂县,隶属于<a href="./?mention=安徽省">安徽省</a><a href="./?mention=马鞍山市">马鞍山市</a>,地处安徽东部、<a href="./?mention=长江">长江</a>下游南岸,东临马鞍山市<a href="./?mention=博望区">博望区</a>和<a href="./?mention=石臼湖">石臼湖</a>,以湖中流河与<a href="./?mention=江苏省">江苏省</a><a href="./?mention=南京市">南京市</a><a href="./?mention=溧水区">溧水区</a>、南京市<a href="./?mention=高淳区">高淳区</a>交界;西濒长江,与马鞍山市<a href="./?mention=和县">和县</a>隔江相望;南与<a href="./?mention=芜湖市">芜湖市</a>鸠江区、芜湖市<a href="./?mention=湾沚区">湾沚区</a>及<a href="./?mention=宣城市">宣城市</a><a href="./?mention=宣州区">宣州区</a>接壤;北与马鞍山市<a href="./?mention=雨山区">雨山区</a>毗连。介于东经118°21′38″—118°52′44″,北纬31°17′26″—31°36′05″之间,总面积100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当涂县下辖10个镇、1个乡,另设有3个功能区。截至2022年末,当涂县户籍人口47.46万人。<br/>当涂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之城。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定名当涂。县城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拥有古老的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和保存完整的古护城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南朝当涂才子周兴嗣,一夜著就中国蒙学经典《千字文》。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a href="./?mention=望天门山">望天门山</a>》等56首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br/>2022年,当涂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65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6.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4.1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6.8:51.3:41.9。按户籍人口计算(剔除市示范园区),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128146元(折合1905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