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铸成(1907-1991)(概述图来源:),笔名荆紫、银丝、丁宁。新闻记者、报人、评论家。江苏
宜兴人。1922年考入省立
无锡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考入
北京师范大学半工半读,1930年大学毕业。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业,任北京《
大公报》记者兼
国闻通讯社北京分社记者,1929年任天津《
大公报》记者,后任《大公报》汉口办事处主任。1936年,参与上海《大公报》的创刊工作,曾任上海《大公报》要闻总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任《文汇报》编辑、香港《大公报》编辑主任、桂林《大公报》总编、上海《大公报》总编。
解放战争时期,任《文汇报》总主笔,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1947年上海《文汇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同年,赴香港创办香港《
文汇报》,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兼总经理。1949年6月,主持《文汇报》在上海的复刊工作,任社长兼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出版局编审、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是第一、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
 
                    徐铸成(1907-1991)(概述图来源:),笔名荆紫、银丝、丁宁。新闻记者、报人、评论家。江苏<a href="./?mention=宜兴">宜兴</a>人。1922年考入省立<a href="./?mention=无锡">无锡</a>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考入<a href="./?mention=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a>半工半读,1930年大学毕业。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业,任北京《<a href="./?mention=大公报">大公报</a>》记者兼<a href="./?mention=国闻通讯社">国闻通讯社</a>北京分社记者,1929年任天津《<a href="./?mention=大公报">大公报</a>》记者,后任《大公报》汉口办事处主任。1936年,参与上海《大公报》的创刊工作,曾任上海《大公报》要闻总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任《文汇报》编辑、香港《大公报》编辑主任、桂林《大公报》总编、上海《大公报》总编。<a href="./?mention=解放战争">解放战争</a>时期,任《文汇报》总主笔,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1947年上海《文汇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同年,赴香港创办香港《<a href="./?mention=文汇报">文汇报</a>》,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兼总经理。1949年6月,主持《文汇报》在上海的复刊工作,任社长兼总编辑。<a href="./?mention=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a>后,历任上海市出版局编审、<a href="./?mention=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a>理事、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是第一、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a href="./?mention=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同盟</a><a href="./?mention=中央委员">中央委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