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即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
满洲镶黄旗人,
广西柳州人。
晚清政治人物,清文宗
奕詝的第二位皇后,广西
右江道穆扬阿之女。
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钮祜禄氏经选秀入宫,咸丰帝诏封贞
嫔,五月晋封贞贵妃,六月立为皇后,十月行册立礼。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帝
载淳继位后,以嫡母身份被尊为“母后
皇太后”,上
徽号“慈安”。旋即与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恭亲王
奕䜣发动
辛酉政变,诛
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人称“东太后”“东
佛爷”。在此期间,
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
同治中兴。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次年同治帝崩,慈安、慈禧选择醇亲王
奕譞之子
载湉继位,并再度垂帘训政。累上徽号为“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
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崩于京师
钟粹宫,享年四十五岁。葬于普祥峪
定东陵。经光绪、
宣统两朝加谥,最终
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慈安与慈禧两度垂帘听政,是同治朝及光绪初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她在诛杀
何桂清、胜保、安德海,赏封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爵位,册立
孝哲毅皇后等重大事务上均起到了“大诛赏大举错实主之”的决定性作用。时人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西宫(慈禧)优于才”。民间甚至出现了“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的说法。
(概述图来源)
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即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a href="./?mention=满洲">满洲</a><a href="./?mention=镶黄旗">镶黄旗</a>人,<a href="./?mention=广西">广西</a><a href="./?mention=柳州">柳州</a>人。<a href="./?mention=晚清">晚清</a>政治人物,清文宗<a href="./?mention=奕詝">奕詝</a>的第二位皇后,广西<a href="./?mention=右江道">右江道</a><a href="./?mention=穆扬阿">穆扬阿</a>之女。<br/>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钮祜禄氏经选秀入宫,咸丰帝诏封贞<a href="./?mention=嫔">嫔</a>,五月晋封贞贵妃,六月立为皇后,十月行册立礼。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帝<a href="./?mention=载淳">载淳</a>继位后,以嫡母身份被尊为“母后<a href="./?mention=皇太后">皇太后</a>”,上<a href="./?mention=徽号">徽号</a>“慈安”。旋即与<a href="./?mention=慈禧太后">慈禧太后</a>叶赫那拉氏、恭亲王<a href="./?mention=奕䜣">奕䜣</a>发动<a href="./?mention=辛酉政变">辛酉政变</a>,诛<a href="./?mention=顾命八大臣">顾命八大臣</a>,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人称“东太后”“东<a href="./?mention=佛爷">佛爷</a>”。在此期间,<a href="./?mention=清政府">清政府</a>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a href="./?mention=同治中兴">同治中兴</a>。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次年同治帝崩,慈安、慈禧选择醇亲王<a href="./?mention=奕譞">奕譞</a>之子<a href="./?mention=载湉">载湉</a>继位,并再度垂帘训政。累上徽号为“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a href="./?mention=光绪">光绪</a>七年(1881年),慈安崩于京师<a href="./?mention=钟粹宫">钟粹宫</a>,享年四十五岁。葬于普祥峪<a href="./?mention=定东陵">定东陵</a>。经光绪、<a href="./?mention=宣统">宣统</a>两朝加谥,最终<a href="./?mention=谥号">谥号</a>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br/>慈安与慈禧两度垂帘听政,是同治朝及光绪初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她在诛杀<a href="./?mention=何桂清">何桂清</a>、胜保、安德海,赏封<a href="./?mention=曾国藩">曾国藩</a>、<a href="./?mention=左宗棠">左宗棠</a>、<a href="./?mention=李鸿章">李鸿章</a>爵位,册立<a href="./?mention=孝哲毅皇后">孝哲毅皇后</a>等重大事务上均起到了“大诛赏大举错实主之”的决定性作用。时人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西宫(慈禧)优于才”。民间甚至出现了“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的说法。<br/>(概述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