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城遗址位于今天
濮阳市区,为
春秋时期卫国北部的重要城邑,又名“孔悝城”,春秋时期各国诸侯曾在这里进行了7次会盟。
戚城又称'孔悝(kuī)城',戚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上的部分为周长1520米的古城残垣,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地下则保存着自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到汉代等不同时期历史遗存。现存城址内经考古钻探发现有城门、宫殿基址、道路、夯土台、水井等遗迹。出土有龙山文化鼎、盆、豆等陶器残片,商代灰陶细绳纹鬲、大口尊等陶器残片,以及周代、汉代等不同时期的遗物。
在1995年的考古试掘中出土马铃和车马器残件。1996年国务院公布查海遗址为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 href="./?mention=戚城遗址">戚城遗址</a>位于今天<a href="./?mention=濮阳">濮阳</a>市区,为<a href="./?mention=春秋时期">春秋时期</a>卫国北部的重要城邑,又名“孔悝城”,春秋时期各国诸侯曾在这里进行了7次会盟。<br/>戚城又称'孔悝(kuī)城',戚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上的部分为周长1520米的古城残垣,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地下则保存着自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到汉代等不同时期历史遗存。现存城址内经考古钻探发现有城门、宫殿基址、道路、夯土台、水井等遗迹。出土有龙山文化鼎、盆、豆等陶器残片,商代灰陶细绳纹鬲、大口尊等陶器残片,以及周代、汉代等不同时期的遗物。<br/>在1995年的考古试掘中出土马铃和车马器残件。1996年国务院公布查海遗址为<a href="./?mention=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