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盘(San Family Plate),又称夨人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
陕西凤翔(今
宝鸡市
凤翔县),现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
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
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1]
散国位于陕西宝鸡
凤翔一带,西北方与
夨国为邻。青铜器断代上一般将散氏盘定为
周厉王时器。
散氏盘(San Family Plate),又称夨人盘,<a href="./?mention=西周">西周</a>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a href="./?mention=陕西">陕西</a>凤翔(今<a href="./?mention=宝鸡">宝鸡</a>市<a href="./?mention=凤翔县">凤翔县</a>),现藏于<a href="./?mention=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a>。<br/>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br/>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1]<br/>散国位于陕西宝鸡<a href="./?mention=凤翔">凤翔</a>一带,西北方与<a href="./?mention=夨国">夨国</a>为邻。青铜器断代上一般将散氏盘定为<a href="./?mention=周厉王">周厉王</a>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