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光(1899一1953·7),又名裕之,男,
傣族,潞西县芒市镇人,出身土司世家,先祖为世袭芒市安抚使职。民国五年(1916)在腾冲县立两级小学高等班读书毕业;1921年毕业于缅甸仰光华侨中学。青少年时期,除受封建思想和家规的熏陶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文化思想也对他有较多的影响。1922年任芒市司护印职,参与管理地方政事。他性格深沉,办事圆滑,善于笼络属宫,又有一定才能。1931年,其长兄方克明土司病故,属官公推方克光暂行代理芒市安抚使职。此后,他积极推进边地教育,力图提高本民族文化素质,在芒市坝傣族地区试办第一所新学堂——芒市公立两等小学,要求上层子弟不论男女都要入学读书。办学没有教室,他让出一部分住宅改做课堂,同时选送当地人才到昆明、保山等地师范学校深造,解决民族师资问题。方云龙袭土司职后,他仍协助管理司务。
方克光(1899一1953·7),又名裕之,男,<a href="./?mention=傣族">傣族</a>,潞西县芒市镇人,出身土司世家,先祖为世袭芒市安抚使职。民国五年(1916)在腾冲县立两级小学高等班读书毕业;1921年毕业于缅甸仰光华侨中学。青少年时期,除受封建思想和家规的熏陶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文化思想也对他有较多的影响。1922年任芒市司护印职,参与管理地方政事。他性格深沉,办事圆滑,善于笼络属宫,又有一定才能。1931年,其长兄方克明土司病故,属官公推方克光暂行代理芒市安抚使职。此后,他积极推进边地教育,力图提高本民族文化素质,在芒市坝傣族地区试办第一所新学堂——芒市公立两等小学,要求上层子弟不论男女都要入学读书。办学没有教室,他让出一部分住宅改做课堂,同时选送当地人才到昆明、保山等地师范学校深造,解决民族师资问题。方云龙袭土司职后,他仍协助管理司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