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李浚、李玙,唐玄宗
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
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
宝应元年(762年)在位。李亨初名李嗣升,被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更名李浚,徙封忠王 。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
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
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
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
灵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
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
郭子仪与
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
李系,
李辅国、
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
张皇后、李系等人。 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李浚、李玙,唐玄宗<a href="./?mention=李隆基">李隆基</a>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a href="./?mention=长安">长安</a>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a href="./?mention=宝应">宝应</a>元年(762年)在位。李亨初名李嗣升,被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更名李浚,徙封忠王 。<br/>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a href="./?mention=安史之乱">安史之乱</a>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a href="./?mention=朔方">朔方</a>、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a href="./?mention=唐玄宗">唐玄宗</a>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a href="./?mention=灵武">灵武</a>。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a href="./?mention=灵武">灵武</a>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a href="./?mention=郭子仪">郭子仪</a>与<a href="./?mention=李光弼">李光弼</a>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br/>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a href="./?mention=李系">李系</a>,<a href="./?mention=李辅国">李辅国</a>、<a href="./?mention=程元振">程元振</a>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a href="./?mention=张皇后">张皇后</a>、李系等人。 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