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885年-926年),小名亚子,[146]生于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沙陀族人。晋王李克用之子。[148]五代时后唐皇帝庄宗。[146]后唐开国皇帝。[149]
李存勖自幼喜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少年时随父作战,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成人后状貌雄伟,稍习《春秋》略通文义,作战勇敢。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908年正月,父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办完丧事,后设计捕杀了试图夺位的叔父李克宁。911年,李存勖攻破燕地。于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称帝后,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926年,皇甫晖在邺都叛乱,李存勖亲征反击。这时担任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机叛变,火烧兴教门,存勖被流箭射中,葬于雍陵。[150]
李存勖能诗文,亦有胆略,主要作品有《全唐诗》存词4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5首。[151]在嵩山地区的一些旧戏班里一直保留着庄宗的木雕神像,奉为优伶祖师。这是对庄宗为戏剧事业所做贡献的最高奖赏。[150]李存勖的整顿措施从军事方面扩展到了政治、经济等方面。在任期间下令罢黜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平反冤狱,打击盗贼,同时不断减轻赋税,百姓安居乐业。在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同时,稳定了政治局势,推动了经济发展,并赢得了民心,为后来一统北方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李存勖(885年-926年),小名亚子,[146]生于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沙陀族人。晋王李克用之子。[148]五代时后唐皇帝庄宗。[146]后唐开国皇帝。[149]<br/>李存勖自幼喜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少年时随父作战,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成人后状貌雄伟,稍习《春秋》略通文义,作战勇敢。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908年正月,父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办完丧事,后设计捕杀了试图夺位的叔父李克宁。911年,李存勖攻破燕地。于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称帝后,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926年,皇甫晖在邺都叛乱,李存勖亲征反击。这时担任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机叛变,火烧兴教门,存勖被流箭射中,葬于雍陵。[150]<br/>李存勖能诗文,亦有胆略,主要作品有《全唐诗》存词4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5首。[151]在嵩山地区的一些旧戏班里一直保留着庄宗的木雕神像,奉为优伶祖师。这是对庄宗为戏剧事业所做贡献的最高奖赏。[150]李存勖的整顿措施从军事方面扩展到了政治、经济等方面。在任期间下令罢黜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平反冤狱,打击盗贼,同时不断减轻赋税,百姓安居乐业。在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同时,稳定了政治局势,推动了经济发展,并赢得了民心,为后来一统北方奠定了雄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