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穆宗与贞献皇后萧氏之子,唐朝第十五任皇帝。[13]
李昂于821年被封为江王。826年十二月,李涵即位,改名昂,是为文宗。827年,改元大和。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官员调动频繁,政权及皇帝的生死废立尽数掌控于宦官手中。李昂欲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遂提拔
郑注、
李训为心腹。[15]835年十月,李训、郑注毒杀宦官
王守澄,尽诛其党。同年十一月,“甘露之变”事发,宦官大杀朝官,李昂遭到软禁,不复视朝,政事皆决于宦官。840年,李昂因病而卒,葬于章陵。
李昂即位之初,朝政相对清明。放五坊鹰犬,裁减冗员千余人。其在位期间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之事,注重考核官吏。曾命京兆府造水车,配给郑白渠附近百姓,以灌溉水田。致力于复兴王朝。李昂闲暇以诗书自娱,好为五言诗。善于著作,著有《宫中题》[16]《暮春喜雨诗》。[17]史臣曾说:“昭献皇帝恭俭儒雅,出于自然。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18]
 
                    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穆宗与贞献皇后萧氏之子,唐朝第十五任皇帝。[13]<br/>李昂于821年被封为江王。826年十二月,李涵即位,改名昂,是为文宗。827年,改元大和。李昂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官员调动频繁,政权及皇帝的生死废立尽数掌控于宦官手中。李昂欲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遂提拔<a href="./?mention=郑注">郑注</a>、<a href="./?mention=李训">李训</a>为心腹。[15]835年十月,李训、郑注毒杀宦官<a href="./?mention=王守澄">王守澄</a>,尽诛其党。同年十一月,“甘露之变”事发,宦官大杀朝官,李昂遭到软禁,不复视朝,政事皆决于宦官。840年,李昂因病而卒,葬于章陵。<br/>李昂即位之初,朝政相对清明。放五坊鹰犬,裁减冗员千余人。其在位期间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之事,注重考核官吏。曾命京兆府造水车,配给郑白渠附近百姓,以灌溉水田。致力于复兴王朝。李昂闲暇以诗书自娱,好为五言诗。善于著作,著有《宫中题》[16]《暮春喜雨诗》。[17]史臣曾说:“昭献皇帝恭俭儒雅,出于自然。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