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54]生于陕西
延安府米脂县
李继迁寨(今檀山境)。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大顺政权建立者。
李自成年幼时为地主牧羊。成人后曾充银川驿卒。崇祯四年(1631年)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靠农民军不沾泥,继投
高迎祥,号八队闯将。
王自用病卒后,与
张献忠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
邓玘。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被杀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崇祯十六年(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改襄阳为襄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
永昌”。改西安为西京,定军制、封功臣、开科取士。攻取北京,推翻明朝统治。改明
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部,变武将称谓,定品位,完善军制。后与
吴三桂、
多尔衮于山海关开战,不幸战败。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通山县(今属湖北)九宫山被地方武装杀害,享年40岁(一说兵败后禅隐湖南石门夹山)。
李自成统军作战十余年,重视从严管理、训练部队,注意密切民众关系,善于把握战场主动权,常以灵活战法出奇制胜,并提出“
均田免粮”的口号,[56]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重要篇章。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54]生于陕西<a href="./?mention=延安府">延安府</a>米脂县<a href="./?mention=李继迁寨">李继迁寨</a>(今檀山境)。<a href="./?mention=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a>军领袖,<a href="./?mention=大顺政权">大顺政权</a>建立者。<br/>李自成年幼时为地主牧羊。成人后曾充银川驿卒。崇祯四年(1631年)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靠农民军不沾泥,继投<a href="./?mention=高迎祥">高迎祥</a>,号八队闯将。<a href="./?mention=王自用">王自用</a>病卒后,与<a href="./?mention=张献忠">张献忠</a>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a href="./?mention=邓玘">邓玘</a>。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被杀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崇祯十六年(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改襄阳为襄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a href="./?mention=永昌">永昌</a>”。改西安为西京,定军制、封功臣、开科取士。攻取北京,推翻明朝统治。改明<a href="./?mention=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a>为五军部,变武将称谓,定品位,完善军制。后与<a href="./?mention=吴三桂">吴三桂</a>、<a href="./?mention=多尔衮">多尔衮</a>于山海关开战,不幸战败。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通山县(今属湖北)九宫山被地方武装杀害,享年40岁(一说兵败后禅隐湖南石门夹山)。<br/>李自成统军作战十余年,重视从严管理、训练部队,注意密切民众关系,善于把握战场主动权,常以灵活战法出奇制胜,并提出“<a href="./?mention=均田免粮">均田免粮</a>”的口号,[56]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