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1917年12月-2008年12月) ,越剧女小生,
浙江省
嵊县黄泽镇人,为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
屠杏花、李艳芳、
竺素娥、魏素云)之一。
她1929年春入“新新凤舞台”学戏,1932年与赵瑞花、姚月明一起被称为“越中三绝”。1940年,她与姚水娟主演《泪洒相思地》,10月,又主演《蒋老五殉情记》,打出了“话剧化、电影化”的旗号,有意识地吸取话剧和电影的成分,在女子越剧表现城市现代生活方面做了探索,引起观众浓厚兴趣,创造了连演六十三场,总共演出一百十六场的票房纪录。1941年6月11日,李艳芳又与姚水娟搭档,在卡德大戏院演出《啼笑因缘》,仍由樊篱编剧,该剧分上中下三本,亦轰动一时。
李艳芳以越剧小生闻名于越剧舞台,她推动了越剧从路头戏发展为幕表戏,而她在时装戏方面的成功也拓宽了越剧剧种的题材,对女子越剧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其名被列入了《
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之内。
李艳芳(1917年12月-2008年12月) ,越剧女小生,<a href="./?mention=浙江">浙江</a>省<a href="./?mention=嵊县">嵊县</a>黄泽镇人,为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a href="./?mention=屠杏花">屠杏花</a>、李艳芳、<a href="./?mention=竺素娥">竺素娥</a>、魏素云)之一。<br/>她1929年春入“新新凤舞台”学戏,1932年与赵瑞花、姚月明一起被称为“越中三绝”。1940年,她与姚水娟主演《泪洒相思地》,10月,又主演《蒋老五殉情记》,打出了“话剧化、电影化”的旗号,有意识地吸取话剧和电影的成分,在女子越剧表现城市现代生活方面做了探索,引起观众浓厚兴趣,创造了连演六十三场,总共演出一百十六场的票房纪录。1941年6月11日,李艳芳又与姚水娟搭档,在卡德大戏院演出《啼笑因缘》,仍由樊篱编剧,该剧分上中下三本,亦轰动一时。<br/>李艳芳以越剧小生闻名于越剧舞台,她推动了越剧从路头戏发展为幕表戏,而她在时装戏方面的成功也拓宽了越剧剧种的题材,对女子越剧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其名被列入了《<a href="./?mention=中国越剧大典">中国越剧大典</a>》“名人卷”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