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 复旦大学周杰伦

Query String: 杨度

Named-Entity Disambiguation:杨度

点击更新页面

Visualization Timeline Curiosity

Information

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
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派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编《中国新报》,发表《金铁主义说》,主张君主立宪。同年,杨度又写《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施宪政程序》两文,与梁启超的《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一起上奏。次年,清政府将政治考察馆改为宪政编查馆,杨度任该馆提调,参与沈家本主持的修律工作。宣统二年(1910年),清资政院会议期间,杨度指出中国必须在法律上消除家族的各种特权,国家和人民之间,是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对人民要有“教之之法”和“养之之法”,国家要给人民以“营业、居住、言论等等自由”,人民“对于国家担负责任”。这一名为“国家主义”实质上仍是“金铁主义”的法律理论,遭到以劳乃宣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抨击。
从清末到民初,杨度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参加袁世凯复辟活动。他的君主立宪救国理论在实践中处处碰壁,最后彻底破产。五四运动以后,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中国的未来。他长期与李大钊共产党人接触,世界观也有了根本的转变。1929年秋,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党的批准,成为秘密党员,为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31年逝世。

InfoBox

主要作品 《君宪救国论》《湖南少年歌》《国贼孙文》《无耻黄兴》
主要成就 参与清末立宪活动
出生地 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 1875年01月10日
别称 杨承瓒
字号 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
字号 字皙子
所处时代 清末→民国
本名 杨度
毕业院校 日本法政大学
民族族群 汉族
葬地 上海万国公墓(今宋庆龄陵园)
逝世日期 1931年09月17日

CN-Probase Concept

概念 人物
概念 中国历史人物
概念 历史人物
概念 政治人物
概念 政治活动家
概念 国学家

Baidu Baike Tag

标签 中国历史人物
标签 人物
标签 历史人物
标签 政治人物

Linking

Copyright © 2014-2017 KW Lab@Fud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