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1372年—1446年8月6日 ),字弘济,号澹庵 。
湖广石首(今
湖北石首 )人 。
明朝著名政治家、诗人、
内阁首辅,与
杨士奇、
杨荣并称“
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 。
建文二年(1400年),杨溥登
进士第,授
翰林编修。
永乐初年,任
太子洗马,侍奉太子
朱高炽(明仁宗)。永乐十二年(1414年),因汉王朱高煦诬陷,东宫官属尽遭牵连,杨溥被关进
诏狱,在狱中勤奋读书,从不间断。十年之间,将经书史籍通读数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仁宗即位,杨溥获释出狱,授官
翰林学士。仁宗建弘文阁,命杨溥掌阁事,旋即升任
太常寺卿。
明宣宗即位后,入
内阁,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典
机务。
宣德九年(1434年),升
礼部尚书。
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杨荣等同心辅佐。正统三年(1438年),升
太子少保、
武英殿大学士。
杨溥在内阁共十六年,于杨士奇去世后接任任
首辅(1444年—1446年)。他有“相度”,为人谨慎,有时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晚年时眼见
王振权势益振,却无能为力。
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去世,年七十五,赠
特进光禄大夫、
左柱国、
太师,
谥号“文定”。
(概述内图片来源: )
杨溥(1372年—1446年8月6日 ),字弘济,号澹庵 。<a href="./?mention=湖广">湖广</a><a href="./?mention=石首">石首</a>(今<a href="./?mention=湖北">湖北</a>石首 )人 。<a href="./?mention=明朝">明朝</a>著名政治家、诗人、<a href="./?mention=内阁首辅">内阁首辅</a>,与<a href="./?mention=杨士奇">杨士奇</a>、<a href="./?mention=杨荣">杨荣</a>并称“<a href="./?mention=三杨">三杨</a>”,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 。<br/><a href="./?mention=建文">建文</a>二年(1400年),杨溥登<a href="./?mention=进士">进士</a>第,授<a href="./?mention=翰林编修">翰林编修</a>。<a href="./?mention=永乐">永乐</a>初年,任<a href="./?mention=太子洗马">太子洗马</a>,侍奉太子<a href="./?mention=朱高炽">朱高炽</a>(明仁宗)。永乐十二年(1414年),因汉王朱高煦诬陷,东宫官属尽遭牵连,杨溥被关进<a href="./?mention=诏狱">诏狱</a>,在狱中勤奋读书,从不间断。十年之间,将经书史籍通读数遍。<br/>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仁宗即位,杨溥获释出狱,授官<a href="./?mention=翰林学士">翰林学士</a>。仁宗建弘文阁,命杨溥掌阁事,旋即升任<a href="./?mention=太常寺卿">太常寺卿</a>。<a href="./?mention=明宣宗">明宣宗</a>即位后,入<a href="./?mention=内阁">内阁</a>,与杨士奇、杨荣等人共典<a href="./?mention=机务">机务</a>。<a href="./?mention=宣德">宣德</a>九年(1434年),升<a href="./?mention=礼部尚书">礼部尚书</a>。<a href="./?mention=明英宗">明英宗</a>即位后,与杨士奇、杨荣等同心辅佐。正统三年(1438年),升<a href="./?mention=太子少保">太子少保</a>、<a href="./?mention=武英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a>。<br/>杨溥在内阁共十六年,于杨士奇去世后接任任<a href="./?mention=首辅">首辅</a>(1444年—1446年)。他有“相度”,为人谨慎,有时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晚年时眼见<a href="./?mention=王振">王振</a>权势益振,却无能为力。<br/>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去世,年七十五,赠<a href="./?mention=特进光禄大夫">特进光禄大夫</a>、<a href="./?mention=左柱国">左柱国</a>、<a href="./?mention=太师">太师</a>,<a href="./?mention=谥号">谥号</a>“文定”。<br/>(概述内图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