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图书馆位于
郑州市中原区,是河南省最早的一所公共图书馆,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河南省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类文献集中的信息中心,2004年、2009年两次被文化部评为
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河南省图书馆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定名为“河南图书馆”;1915年改为河南省立图书馆;1953年改名为“河南省图书馆”;1989年新馆建成并交付使用。
截至2016年12月,河南省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有阅览座席1200多个,设有17个机构部门,在编员工183人;图书馆藏书总量达343.2769万册(件),其中古籍总计334730册;数字化资源50TB。
2022年12月7日起,河南省图书馆全面恢复开放。
河南省图书馆位于<a href="./?mention=郑州市">郑州市</a><a href="./?mention=中原区">中原区</a>,是河南省最早的一所公共图书馆,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河南省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类文献集中的信息中心,2004年、2009年两次被文化部评为<a href="./?mention=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a>,200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a href="./?mention=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a>。<br/>河南省图书馆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定名为“河南图书馆”;1915年改为河南省立图书馆;1953年改名为“河南省图书馆”;1989年新馆建成并交付使用。<br/>截至2016年12月,河南省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有阅览座席1200多个,设有17个机构部门,在编员工183人;图书馆藏书总量达343.2769万册(件),其中古籍总计334730册;数字化资源50TB。<br/>2022年12月7日起,河南省图书馆全面恢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