浍河,又名浍水、涣水、绘水,因其主要支流为
包河,故有时也称“包浍河”。淮河流域
洪泽湖水系
怀洪新河的支流。曾经是
淮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
河南省
商丘市西北曹楼(以包河为上游),流经河南省
永城市、
安徽省
淮北市
濉溪县、安徽省宿州市
埇桥区、安徽省
蚌埠市,原经
固镇县后东至安徽省蚌埠市
五河县汇入
沱河,
怀洪新河建成后,在安徽省固镇县九湾入怀洪新河(
香涧湖段),经怀洪新河流入
江苏省,再经峰山切岭入
窑河,最后进入
洪泽湖,全长235公里,总
流域面积4176平方公里。
浍河原为天然通航河流,古代航运比较发达。据史书记载,浍河是
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开凿的连接
黄河、淮河、
长江三大水系的
运渠,有“岁嘈江、淮、胡、浙运米百万及东南之乡,百物众宝不可胜计”的记录,也是唐、宋、元、明等历代的传统水运线路,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起过一定的作用。三国曹魏时期,曹操曾在浍河岸边的铚城(濉溪县临涣镇)建造粮仓,为方便粮食内调外运,在浍河北岸开挖一条大沟通至城内。民国时期,濉水(濉河)和浍河仍可通航。建国后,桥涵增多,除宿州蕲县集以下,可以常年通航外,运输能力大为减弱。2010年代河南、安徽两省复航工程开始建设。
浍河,又名浍水、涣水、绘水,因其主要支流为<a href="./?mention=包河">包河</a>,故有时也称“包浍河”。淮河流域<a href="./?mention=洪泽湖">洪泽湖</a>水系<a href="./?mention=怀洪新河">怀洪新河</a>的支流。曾经是<a href="./?mention=淮河">淮河</a>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a href="./?mention=河南">河南</a>省<a href="./?mention=商丘">商丘</a>市西北曹楼(以包河为上游),流经河南省<a href="./?mention=永城">永城</a>市、<a href="./?mention=安徽">安徽</a>省<a href="./?mention=淮北">淮北</a>市<a href="./?mention=濉溪县">濉溪县</a>、安徽省宿州市<a href="./?mention=埇桥区">埇桥区</a>、安徽省<a href="./?mention=蚌埠">蚌埠</a>市,原经<a href="./?mention=固镇县">固镇县</a>后东至安徽省蚌埠市<a href="./?mention=五河县">五河县</a>汇入<a href="./?mention=沱河">沱河</a>,<a href="./?mention=怀洪新河">怀洪新河</a>建成后,在安徽省固镇县九湾入怀洪新河(<a href="./?mention=香涧湖">香涧湖</a>段),经怀洪新河流入<a href="./?mention=江苏">江苏</a>省,再经峰山切岭入<a href="./?mention=窑河">窑河</a>,最后进入<a href="./?mention=洪泽湖">洪泽湖</a>,全长235公里,总<a href="./?mention=流域面积">流域面积</a>4176平方公里。<br/>浍河原为天然通航河流,古代航运比较发达。据史书记载,浍河是<a href="./?mention=隋炀帝">隋炀帝</a>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开凿的连接<a href="./?mention=黄河">黄河</a>、淮河、<a href="./?mention=长江">长江</a>三大水系的<a href="./?mention=运渠">运渠</a>,有“岁嘈江、淮、胡、浙运米百万及东南之乡,百物众宝不可胜计”的记录,也是唐、宋、元、明等历代的传统水运线路,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起过一定的作用。三国曹魏时期,曹操曾在浍河岸边的铚城(濉溪县临涣镇)建造粮仓,为方便粮食内调外运,在浍河北岸开挖一条大沟通至城内。民国时期,濉水(濉河)和浍河仍可通航。建国后,桥涵增多,除宿州蕲县集以下,可以常年通航外,运输能力大为减弱。2010年代河南、安徽两省复航工程开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