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
浙江省
天台县)永宁村人。
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
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
灵隐寺居住,随后住
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
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
杨岐派第六祖。撰有《
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
净慈寺志》《
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
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2006年,“
济公传说”被列为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济公传说”又荣获“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故事”。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a href="./?mention=浙江">浙江</a>省<a href="./?mention=天台县">天台县</a>)永宁村人。<a href="./?mention=南宋">南宋</a>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br/>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a href="./?mention=国清寺">国清寺</a>出家,后到杭州<a href="./?mention=灵隐寺">灵隐寺</a>居住,随后住<a href="./?mention=净慈寺">净慈寺</a>。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a href="./?mention=得道高僧">得道高僧</a>,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a href="./?mention=杨岐派">杨岐派</a>第六祖。撰有《<a href="./?mention=镌峰语录">镌峰语录</a>》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a href="./?mention=净慈寺志">净慈寺志</a>》《<a href="./?mention=台山梵响">台山梵响</a>》中。<br/>济公懂中医医术,<a href="./?mention=为百姓">为百姓</a>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br/>2006年,“<a href="./?mention=济公传说">济公传说</a>”被列为首批<a href="./?mention=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2012年,“济公传说”又荣获“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