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
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
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沈阳东陵,为
盛京三陵之一。
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
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
叶赫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
天聪三年(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
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陵墓到
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
康熙(1662-1722年)和
乾隆(1736-1795年)年间又续有增建。
清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福陵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起被代
辽宁省政府辟作公园。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
1988年,清福陵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4年,包括清福陵在内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清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a href="./?mention=东陵公园">东陵公园</a>内,是清太祖<a href="./?mention=努尔哈赤">努尔哈赤</a>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沈阳东陵,为<a href="./?mention=盛京三陵">盛京三陵</a>之一。<a href="./?mention=天聪">天聪</a>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br/>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a href="./?mention=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a>、<a href="./?mention=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a>等人葬于此处。<a href="./?mention=天聪">天聪</a>三年(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a href="./?mention=崇德">崇德</a>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陵墓到<a href="./?mention=顺治">顺治</a>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a href="./?mention=康熙">康熙</a>(1662-1722年)和<a href="./?mention=乾隆">乾隆</a>(1736-1795年)年间又续有增建。<br/>清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福陵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起被代<a href="./?mention=辽宁">辽宁</a>省政府辟作公园。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br/>1988年,清福陵被<a href="./?men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a>公布为<a href="./?mention=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之一。2004年,包括清福陵在内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a href="./?mention=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