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fu,从
又举
杖。家长率教者。矩也。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beginning]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
(7)读作fǔ,例如
宰父姓“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这个意义后来与“甫”字通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
父,fu,从<a href="./?mention=又">又</a>举<a href="./?mention=杖">杖</a>。家长率教者。矩也。<br/>(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br/>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br/>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br/>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a href="./?mention=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a>》<br/>(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br/>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a href="./?mention=史记">史记</a>·项羽本纪》<br/>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br/>(3) 又如:渔父;田父<br/>(4) 通“甫”。开始 [beginning]<br/>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a href="./?mention=老子">老子</a>·四十二章》<br/>(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br/>(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br/>(7)读作fǔ,例如<a href="./?mention=宰父姓">宰父姓</a><br/>“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这个意义后来与“甫”字通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