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礼(?—761年),
高句丽人。唐朝中期将领,朔方军将王虔威之子。
王思礼少习军事,先后隶属于河东节度使
王忠嗣、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麾下,曾参与攻取
石堡城。
安史之乱时,王思礼随哥舒翰镇守潼关。潼关失守后,西逃安化郡,获
唐肃宗赦免。旋即出任关内节度使,参与
收复两京。
相州之战时,各军溃败,只有王思礼与
李光弼全军而归。累官
河东节度使,封霍国公。
上元元年(760年),升任司空,为唐初以来身居三公而不居相位的第一人。
上元二年(761年),王思礼病逝。获赠
太尉,
谥号“武烈”。
王思礼(?—761年),<a href="./?mention=高句丽">高句丽</a>人。唐朝中期将领,朔方军将王虔威之子。<br/>王思礼少习军事,先后隶属于河东节度使<a href="./?mention=王忠嗣">王忠嗣</a>、陇右节度使<a href="./?mention=哥舒翰">哥舒翰</a>麾下,曾参与攻取<a href="./?mention=石堡城">石堡城</a>。<a href="./?mention=安史之乱">安史之乱</a>时,王思礼随哥舒翰镇守潼关。潼关失守后,西逃安化郡,获<a href="./?mention=唐肃宗">唐肃宗</a>赦免。旋即出任关内节度使,参与<a href="./?mention=收复两京">收复两京</a>。<a href="./?mention=相州之战">相州之战</a>时,各军溃败,只有王思礼与<a href="./?mention=李光弼">李光弼</a>全军而归。累官<a href="./?mention=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a>,封霍国公。<a href="./?mention=上元">上元</a>元年(760年),升任司空,为唐初以来身居三公而不居相位的第一人。<br/>上元二年(761年),王思礼病逝。获赠<a href="./?mention=太尉">太尉</a>,<a href="./?mention=谥号">谥号</a>“武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