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又名百塔寺,始建于
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为
藏传佛教凉州四寺(
白塔寺、
莲花山寺、
海藏寺、
金塔寺)之一,位于
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20公里的
武南镇白塔村。公元1247年,
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
萨班)与
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
阔端为解决西藏归顺问题,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
凉州会谈”,达成了西藏归顺
蒙古汗国的条件,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乱局面。白塔寺因此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
1992年9月21日,
国务院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提出武威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750多年的历史见证。白塔寺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实物见证。它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给“西藏独立”论者以有力批驳。
2001年6月,白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白塔寺“
凉州会谈”旧址被国家民委命名为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现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现存白塔寺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筑构成。寺院有围墙,东西420米、南北430米,墙基宽3.1米,边长26.75米、残高5.1米。有4座城门,8座烽墩。
<a href="./?mention=白塔寺">白塔寺</a>,藏语称夏珠巴第寺,又名百塔寺,始建于<a href="./?mention=元代">元代</a>,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为<a href="./?mention=藏传佛教">藏传佛教</a><a href="./?mention=凉州">凉州</a>四寺(<a href="./?mention=白塔寺">白塔寺</a>、<a href="./?mention=莲花山">莲花山</a>寺、<a href="./?mention=海藏寺">海藏寺</a>、<a href="./?mention=金塔寺">金塔寺</a>)之一,位于<a href="./?mention=甘肃省">甘肃省</a><a href="./?mention=武威市">武威市</a>城东南20公里的<a href="./?mention=武南镇">武南镇</a>白塔村。公元1247年,<a href="./?mention=西藏">西藏</a><a href="./?mention=萨迦派">萨迦派</a><a href="./?mention=宗教领袖">宗教领袖</a>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a href="./?mention=萨班">萨班</a>)与<a href="./?mention=蒙古汗国">蒙古汗国</a>皇子、西路军统帅<a href="./?mention=阔端">阔端</a>为解决西藏归顺问题,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a href="./?mention=凉州会谈">凉州会谈</a>”,达成了西藏归顺<a href="./?mention=蒙古汗国">蒙古汗国</a>的条件,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乱局面。白塔寺因此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br/>1992年9月21日,<a href="./?mention=国务院">国务院</a>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提出武威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750多年的历史见证。白塔寺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实物见证。它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给“西藏独立”论者以有力批驳。<br/>2001年6月,白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a href="./?mention=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2006年8月,白塔寺“<a href="./?mention=凉州会谈">凉州会谈</a>”旧址被国家民委命名为<a href="./?mention=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a>。现为<a href="./?mention=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a>。<br/>现存白塔寺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筑构成。寺院有围墙,东西420米、南北430米,墙基宽3.1米,边长26.75米、残高5.1米。有4座城门,8座烽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