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檀,学名: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Miq.,又名
灰木、碎籽树、乌于、
子木、栅柴等,为山矾科山矾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嫩枝被毛。叶互生,椭圆形,长4-9.5 厘米,宽2-5.5厘米,边缘细锐
锯齿。圆锥花序生枝顶,花白色。
核果卵形,黑色。可作器具,亦可入药。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部及黄河以南地区,尤以长江流域以南诸省区更为普遍。多生于海拨200-1000m丘陵山地疏林、灌木中和第四纪红土光坡。以向阳坡地及沟谷区生长较好,具有耐干早
瘠薄,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易繁殖等优点,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之一。
白檀,学名: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Miq.,又名<a href="./?mention=灰木">灰木</a>、碎籽树、乌于、<a href="./?mention=子木">子木</a>、栅柴等,为山矾科山矾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嫩枝被毛。叶互生,椭圆形,长4-9.5 厘米,宽2-5.5厘米,边缘细锐<a href="./?mention=锯齿">锯齿</a>。圆锥花序生枝顶,花白色。<a href="./?mention=核果">核果</a>卵形,黑色。可作器具,亦可入药。<br/>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部及黄河以南地区,尤以长江流域以南诸省区更为普遍。多生于海拨200-1000m丘陵山地疏林、灌木中和第四纪红土光坡。以向阳坡地及沟谷区生长较好,具有耐干早<a href="./?mention=瘠薄">瘠薄</a>,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易繁殖等优点,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