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佛拳,中国传统拳术中的
南拳之一。相传为广东省
新会京梅乡人
陈享(1806年-1875年)所传。他综合了
蔡家拳、
李家拳和
佛家拳三家之长而形成一支新派,故名。它
套路繁多,内容丰富,手法着重攻防配合,步法灵活而稳健,发劲刚中带柔,讲究发声与动作的配合,要求发声以助威,发声以助势。动作舒展大方,拳路气势磅礴。
蔡李佛拳拳不仅在广东地区,而且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也较盛行。此拳手法以拳、掌、桥为主。步法和腿法有弓、马、虚、拐、撒、扭步和踢腿、横踩、后钉、单飞脚和箭腿等。其特点是快速灵活,柔中带刚,左右开弓,步法多变,具有勇猛、机智的风格。此拳共有四十九个套路,分初、中、高级。初级有四平桥、
小梅花、截虎拳等;中级的有平拳、八卦心等;高级的有虎形、鹤形、醉七仙、佛拳等。
2008年6月7日,蔡李佛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 href="./?mention=蔡李佛">蔡李佛</a>拳,中国传统拳术中的<a href="./?mention=南拳">南拳</a>之一。相传为广东省<a href="./?mention=新会">新会</a>京梅乡人<a href="./?mention=陈享">陈享</a>(1806年-1875年)所传。他综合了<a href="./?mention=蔡家拳">蔡家拳</a>、<a href="./?mention=李家拳">李家拳</a>和<a href="./?mention=佛家拳">佛家拳</a>三家之长而形成一支新派,故名。它<a href="./?mention=套路">套路</a>繁多,内容丰富,手法着重攻防配合,步法灵活而稳健,发劲刚中带柔,讲究发声与动作的配合,要求发声以助威,发声以助势。动作舒展大方,拳路气势磅礴。<br/>蔡李佛拳拳不仅在广东地区,而且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也较盛行。此拳手法以拳、掌、桥为主。步法和腿法有弓、马、虚、拐、撒、扭步和踢腿、横踩、后钉、单飞脚和箭腿等。其特点是快速灵活,柔中带刚,左右开弓,步法多变,具有勇猛、机智的风格。此拳共有四十九个套路,分初、中、高级。初级有四平桥、<a href="./?mention=小梅花">小梅花</a>、截虎拳等;中级的有平拳、八卦心等;高级的有虎形、鹤形、醉七仙、佛拳等。<br/>2008年6月7日,蔡李佛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a href="./?mention=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