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前9世纪-前7世纪),是周朝初期重要姬姓
诸侯国,前后有五个。
东虢在河南
荥阳,
西虢在今陕西
宝鸡,西周末年迁至河南
三门峡及山西
平陆一带。留下了
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的千古遗训。
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
周文王的两个弟弟
虢仲封于制邑,建立
东虢国。,
虢叔封于雍邑,建立
西虢国。虢国国君世代为
周天子的卿士,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后来的国君骄奢淫逸,最后走上了亡国的道路。
周厉王三年西虢国讨伐
淮夷。厉、宣之际,西虢东迁三门峡,史称
南虢国。前655年,
晋献公采用
假道伐虢之计,灭亡了
南虢国,末代国君
虢公丑携
贵族逃往
东周京师
洛邑,晋军回师途中顺便灭亡了借道给
晋国的
虞国。西周晚期
周宣王初年,西虢东迁,形成所谓
南虢。原地留有一个
小虢国,前687年被
秦武公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前767年东虢国被
郑武公所灭。其后裔
虢序被
周平王复封于夏阳,西迁至山西平陆,子爵,建立
北虢国,因实力弱小依附南虢(“南北虢实为一虢”说法由来)。前658年,
晋献公借道
虞国灭亡了
北虢国(晋献公
假道伐虢借了虞国两次道,此为第一次)。
南虢于前655年被
晋国所灭。
虢国经济、文化发达,族人能征善战。国君多在周王朝中担任重要官职,倍受周天子的赏识和器重,参与了西
周至春秋初期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周王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都有
重大影响。
虢国(前9世纪-前7世纪),是周朝初期重要姬姓<a href="./?mention=诸侯国">诸侯国</a>,前后有五个。<a href="./?mention=东虢">东虢</a>在河南<a href="./?mention=荥阳">荥阳</a>,<a href="./?mention=西虢">西虢</a>在今陕西<a href="./?mention=宝鸡">宝鸡</a>,西周末年迁至河南<a href="./?mention=三门峡">三门峡</a>及山西<a href="./?mention=平陆">平陆</a>一带。留下了<a href="./?mention=假虞灭虢">假虞灭虢</a>,唇亡齿寒的的千古遗训。<br/>前1046年,<a href="./?mention=周武王">周武王</a>灭商,<a href="./?mention=周文王">周文王</a>的两个弟弟<a href="./?mention=虢仲">虢仲</a>封于制邑,建立<a href="./?mention=东虢国">东虢国</a>。,<a href="./?mention=虢叔">虢叔</a>封于雍邑,建立<a href="./?mention=西虢国">西虢国</a>。虢国国君世代为<a href="./?mention=周天子">周天子</a>的卿士,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后来的国君骄奢淫逸,最后走上了亡国的道路。<br/><a href="./?mention=周厉王">周厉王</a>三年西虢国讨伐<a href="./?mention=淮夷">淮夷</a>。厉、宣之际,西虢东迁三门峡,史称<a href="./?mention=南虢国">南虢国</a>。前655年,<a href="./?mention=晋献公">晋献公</a>采用<a href="./?mention=假道伐虢">假道伐虢</a>之计,灭亡了<a href="./?mention=南虢国">南虢国</a>,末代国君<a href="./?mention=虢公丑">虢公丑</a>携<a href="./?mention=贵族">贵族</a>逃往<a href="./?mention=东周">东周</a>京师<a href="./?mention=洛邑">洛邑</a>,晋军回师途中顺便灭亡了借道给<a href="./?mention=晋国">晋国</a>的<a href="./?mention=虞国">虞国</a>。西周晚期<a href="./?mention=周宣王">周宣王</a>初年,西虢东迁,形成所谓<a href="./?mention=南虢">南虢</a>。原地留有一个<a href="./?mention=小虢国">小虢国</a>,前687年被<a href="./?mention=秦武公">秦武公</a>所灭,后裔不见记载。<br/>前767年东虢国被<a href="./?mention=郑武公">郑武公</a>所灭。其后裔<a href="./?mention=虢序">虢序</a>被<a href="./?mention=周平王">周平王</a>复封于夏阳,西迁至山西平陆,子爵,建立<a href="./?mention=北虢国">北虢国</a>,因实力弱小依附南虢(“南北虢实为一虢”说法由来)。前658年,<a href="./?mention=晋献公">晋献公</a>借道<a href="./?mention=虞国">虞国</a>灭亡了<a href="./?mention=北虢国">北虢国</a>(晋献公<a href="./?mention=假道伐虢">假道伐虢</a>借了虞国两次道,此为第一次)。<a href="./?mention=南虢">南虢</a>于前655年被<a href="./?mention=晋国">晋国</a>所灭。<br/>虢国经济、文化发达,族人能征善战。国君多在周王朝中担任重要官职,倍受周天子的赏识和器重,参与了西<a href="./?mention=周至">周至</a>春秋初期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周王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都有<a href="./?mention=重大影响">重大影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