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
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既反对
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
唐顺之、
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
性灵说。
袁宏道与其兄
袁宗道、弟
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
公安派”或“公安体”。世人认为袁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br/>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既反对<a href="./?mention=前后七子">前后七子</a>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a href="./?mention=唐顺之">唐顺之</a>、<a href="./?mention=归有光">归有光</a>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a href="./?mention=性灵说">性灵说</a>。<br/>袁宏道与其兄<a href="./?mention=袁宗道">袁宗道</a>、弟<a href="./?mention=袁中道">袁中道</a>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a href="./?mention=公安派">公安派</a>”或“公安体”。世人认为袁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