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斯(拉丁文:Sinae、Serica、Seres),意为丝国、丝国人,是战国至东汉时期
古希腊和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关丝的”,一般被认为是源于
中国字“丝”。
在公元2世纪前叶的西方文献中,只有
马其顿商人遣使到达Seres(东汉)的首都Sera(洛阳)的记载。这一记载一直通过罗马大地理学家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公元90~168年)的巨著《地理学》保存至今。[1]
成书于公元1-2世纪的西方文献,托勒密著作的《地理志》中记载:有一位名叫梅斯(μαеs),又叫蒂蒂阿努斯 (Titiianus)的蒙奇兜讷人记录了从石塔(Lithinos Prygos)到Seres(
赛里斯,东汉)的首府Sera 城(
赛拉,东汉京师洛阳) 的路程。据托勒密说,正是“由于这次商业旅行(指梅斯商团的中国之行),西方人才了解了这条由石塔至Sera 的道路(指
丝绸之路)。”
<a href="./?mention=赛里斯">赛里斯</a>(拉丁文:Sinae、Serica、Seres),意为丝国、丝国人,是战国至东汉时期<a href="./?mention=古希腊">古希腊</a>和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关丝的”,一般被认为是源于<a href="./?mention=中国字">中国字</a>“丝”。<br/>在公元2世纪前叶的西方文献中,只有<a href="./?mention=马其顿">马其顿</a>商人遣使到达Seres(东汉)的首都Sera(洛阳)的记载。这一记载一直通过罗马大地理学家<a href="./?mention=托勒密">托勒密</a>(Claudius Ptolemaeus,约公元90~168年)的巨著《地理学》保存至今。[1]<br/>成书于公元1-2世纪的西方文献,托勒密著作的《地理志》中记载:有一位名叫梅斯(μαеs),又叫蒂蒂阿努斯 (Titiianus)的蒙奇兜讷人记录了从石塔(Lithinos Prygos)到Seres(<a href="./?mention=赛里斯">赛里斯</a>,东汉)的首府Sera 城(<a href="./?mention=赛拉">赛拉</a>,东汉京师洛阳) 的路程。据托勒密说,正是“由于这次商业旅行(指梅斯商团的中国之行),西方人才了解了这条由石塔至Sera 的道路(指<a href="./?mention=丝绸之路">丝绸之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