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
夏商、
西周以及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
扬州之地,《史记》记载其始祖为
夏朝君主
少康的庶子
无余,是
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越国与
杞国、
缯国、
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越国封地处
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
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
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
勾践消灭
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
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前333年,越王
无彊北上伐齐,听信齐国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由于
无彊没有指定继承人,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各宗族子弟们竞争王位和权位,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
东越国,
闽越国皆为其后人所建国家。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降越君,置
会稽郡。
汉武帝时,东瓯和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朝,迁到了江淮。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a href="./?mention=夏商">夏商</a>、<a href="./?mention=西周">西周</a>以及<a href="./?mention=春秋战国">春秋战国</a>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a href="./?mention=扬州">扬州</a>之地,《史记》记载其始祖为<a href="./?mention=夏朝">夏朝</a>君主<a href="./?mention=少康">少康</a>的庶子<a href="./?mention=无余">无余</a>,是<a href="./?mention=大禹">大禹</a>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越国与<a href="./?mention=杞国">杞国</a>、<a href="./?mention=缯国">缯国</a>、<a href="./?mention=褒国">褒国</a>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br/>越国封地处<a href="./?mention=欧余山">欧余山</a>之南(阳)面,国君为<a href="./?mention=姒姓">姒姓</a>。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a href="./?mention=禹王陵">禹王陵</a>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a href="./?mention=勾践">勾践</a>消灭<a href="./?mention=吴国">吴国</a>,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a href="./?mention=齐鲁">齐鲁</a>,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br/>前333年,越王<a href="./?mention=无彊">无彊</a>北上伐齐,听信齐国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由于<a href="./?mention=无彊">无彊</a>没有指定继承人,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各宗族子弟们竞争王位和权位,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a href="./?mention=东越国">东越国</a>,<a href="./?mention=闽越国">闽越国</a>皆为其后人所建国家。<br/><a href="./?mention=秦始皇">秦始皇</a>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降越君,置<a href="./?mention=会稽郡">会稽郡</a>。<a href="./?mention=汉武帝">汉武帝</a>时,东瓯和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朝,迁到了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