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村位于胶州市南关办事处的东南部,东至海尔大道与营海镇盛福村相望;西与高家台子村相接壤,北与赵家滩村隔河相望,新建的香港中路从村南东西穿越,胶黄铁路从村西驶过。
辛庄村为河流冲积平原向东的延伸带,这片平原由于盐碱较重,村庄零星,人口稀少,一直延伸到胶东镇大沽河东岸。因地质因素,农作物比较单一,只有普通北方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解放前一片盐碱地,十年九不收,解放后,通过开荒造地,把一片盐碱滩改成了口粮田,1966年后对部分盐碱地又加以改造,种植水稻,从此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1978年有耕地478亩,人口235人,村集体收入35250元,人均纯收入约120元;1988年村集体收入为55800元,农民人均收入约150元。近几年,辛庄村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党支部和村委员会利用补偿资金,投资400万元建起了近5000平方米的集车间、酒店、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与一休的综合大楼,对外出租。
辛庄村位于胶州市南关办事处的东南部,东至海尔大道与营海镇盛福村相望;西与高家台子村相接壤,北与赵家滩村隔河相望,新建的香港中路从村南东西穿越,胶黄铁路从村西驶过。<br/>辛庄村为河流冲积平原向东的延伸带,这片平原由于盐碱较重,村庄零星,人口稀少,一直延伸到胶东镇大沽河东岸。因地质因素,农作物比较单一,只有普通北方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解放前一片盐碱地,十年九不收,解放后,通过开荒造地,把一片盐碱滩改成了口粮田,1966年后对部分盐碱地又加以改造,种植水稻,从此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1978年有耕地478亩,人口235人,村集体收入35250元,人均纯收入约120元;1988年村集体收入为55800元,农民人均收入约150元。近几年,辛庄村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党支部和村委员会利用补偿资金,投资400万元建起了近5000平方米的集车间、酒店、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与一休的综合大楼,对外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