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处俊(607年-681年),
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
许圉师的外甥,生于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
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做过甑山(
汉川)县令,故时人郝甑山。累迁吏部侍郎。
武则天当政时,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卒于唐高宗开曜元年(681年),年七十五岁。郝处俊下葬后,有一书生路过其墓,叹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有二子:郝北叟,司谏郎;郝南容,秘书郎。后来其孙郝象贤造反失败,
武则天下令将郝象贤的尸体割裂分解,再挖掘郝处俊的坟墓。
郝处俊(607年-681年),<a href="./?mention=安州">安州</a><a href="./?mention=安陆">安陆</a>(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a href="./?mention=许圉师">许圉师</a>的外甥,生于<a href="./?mention=隋炀帝">隋炀帝</a>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a href="./?mention=吏部侍郎">吏部侍郎</a><a href="./?mention=高士廉">高士廉</a>很看中他。做过甑山(<a href="./?mention=汉川">汉川</a>)县令,故时人郝甑山。累迁吏部侍郎。<a href="./?mention=武则天">武则天</a>当政时,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卒于唐高宗开曜元年(681年),年七十五岁。郝处俊下葬后,有一书生路过其墓,叹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有二子:郝北叟,司谏郎;郝南容,秘书郎。后来其孙郝象贤造反失败,<a href="./?mention=武则天">武则天</a>下令将郝象贤的尸体割裂分解,再挖掘郝处俊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