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韦尔斯利(英语:Arthur Wellesley,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一译亚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英语:1st Duke of Wellington),人称铁公爵。英国军事、政治人物,
英国陆军将领,第21位
英国首相(1828年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1834年11月17日-12月9日)。
韦尔斯利出身贵族家庭,早年就读于
伊顿公学、皮涅罗尔军事学院。1787年入伍。后前往印度,自
英迈战争中发迹,累升为少将。1808年发起
半岛战争,1809年指挥
葡萄牙远征军登陆伊比利亚,接连解放葡萄牙、西班牙,打破法国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的“
大陆封锁体系”。1813年因功晋升为陆军
元帅,1814年成为英国驻法国大使,获封威灵顿公爵,并代表英国参与
维也纳会议,反对削弱法国,维持欧洲均势。
百日王朝复辟后,指挥英荷联军再度与法军交战。1815年联合
普鲁士军队在
滑铁卢战役彻底击败拿破仑,战后相继被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汉诺威、西班牙、葡萄牙和尼德兰七国授予元帅军衔。晚年两次组阁,出任英国首相,以
保守主义的政治立场著称。还一度担任
罗伯特·皮尔内阁的
外务大臣。1852年,韦尔斯利在沃尔默城堡逝世,享年83岁。以
国葬形式葬于
圣保罗大教堂。
韦尔斯利一生共参与60场战役,两次担任英国陆军总司令,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八国元帅军衔者,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称其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在2002年
BBC举行的“
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中,韦尔斯利位列第15位。
(概述内图片来源)
阿瑟·韦尔斯利(英语:Arthur Wellesley,1769年5月1日-1852年9月14日),一译亚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英语:1st Duke of Wellington),人称铁公爵。英国军事、政治人物,<a href="./?mention=英国陆军">英国陆军</a>将领,第21位<a href="./?mention=英国首相">英国首相</a>(1828年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1834年11月17日-12月9日)。<br/>韦尔斯利出身贵族家庭,早年就读于<a href="./?mention=伊顿公学">伊顿公学</a>、皮涅罗尔军事学院。1787年入伍。后前往印度,自<a href="./?mention=英迈战争">英迈战争</a>中发迹,累升为少将。1808年发起<a href="./?mention=半岛战争">半岛战争</a>,1809年指挥<a href="./?mention=葡萄牙">葡萄牙</a>远征军登陆伊比利亚,接连解放葡萄牙、西班牙,打破法国皇帝<a href="./?mention=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波拿巴</a>的“<a href="./?mention=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a>”。1813年因功晋升为陆军<a href="./?mention=元帅">元帅</a>,1814年成为英国驻法国大使,获封威灵顿公爵,并代表英国参与<a href="./?mention=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a>,反对削弱法国,维持欧洲均势。<a href="./?mention=百日王朝">百日王朝</a>复辟后,指挥英荷联军再度与法军交战。1815年联合<a href="./?mention=普鲁士">普鲁士</a>军队在<a href="./?mention=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役</a>彻底击败拿破仑,战后相继被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汉诺威、西班牙、葡萄牙和尼德兰七国授予元帅军衔。晚年两次组阁,出任英国首相,以<a href="./?mention=保守主义">保守主义</a>的政治立场著称。还一度担任<a href="./?mention=罗伯特·皮尔">罗伯特·皮尔</a>内阁的<a href="./?mention=外务大臣">外务大臣</a>。1852年,韦尔斯利在沃尔默城堡逝世,享年83岁。以<a href="./?mention=国葬">国葬</a>形式葬于<a href="./?mention=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a>。<br/>韦尔斯利一生共参与60场战役,两次担任英国陆军总司令,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八国元帅军衔者,俄国沙皇<a href="./?mention=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一世</a>称其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在2002年<a href="./?mention=BBC">BBC</a>举行的“<a href="./?mention=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a>”的调查中,韦尔斯利位列第15位。<br/>(概述内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