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英语: Asoka,梵文:अशोक;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
古印度帝王之首。
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
总督。约公元前273年,
宾头娑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
南亚次大陆和今
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
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
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
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
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
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阿育王(英语: Asoka,梵文:अशोक;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a href="./?mention=孔雀王朝">孔雀王朝</a>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a href="./?mention=古印度">古印度</a>帝王之首。<br/>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a href="./?mention=总督">总督</a>。约公元前273年,<a href="./?mention=宾头娑罗">宾头娑罗</a>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br/>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a href="./?mention=南亚次大陆">南亚次大陆</a>和今<a href="./?mention=阿富汗">阿富汗</a>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a href="./?mention=佛教建筑">佛教建筑</a>,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a href="./?mention=佛舍利塔">佛舍利塔</a>。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a href="./?mention=目犍连子帝须">目犍连子帝须</a>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a href="./?mention=华氏城">华氏城</a>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a href="./?mention=印度历史">印度历史</a>上最伟大的国王。